呕吐毒素(DON),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,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,广泛存在于小麦、玉米、大麦等谷物中。长期摄入含有呕吐毒素的食物可能引发呕吐、腹泻、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。为保障食品安全,呕吐毒素检测仪已成为粮食加工、饲料生产、食品检测机构等领域的常用设备。本文将详细讲解其标准操作流程,帮助新手快速掌握,实现高效准确检测。
一、前期准备:确保材料齐全,环境达标
仪器检查:确认
呕吐毒素检测仪主机、电源适配器、显示屏、检测槽等部件正常;
试剂准备:准备好呕吐毒素专用检测试纸条或检测卡、提取液、稀释液及标准品;
样品处理:
将待测样品(如小麦粉、玉米粉)充分混匀;
称取适量样品(一般5g)加入提取液(通常为10ml)中,震荡混合后静置;
使用滤纸或离心机过滤提取液,获取澄清样本备用;
环境设置:操作应在常温(15~30℃)、干燥、无强光直射的环境中进行。
二、开机初始化:规范设置,确保数据准确
接通电源,打开仪器开关;
等待系统自检完成,进入主界面;
根据菜单提示选择语言、日期、时间等基础设置;
若仪器支持校准功能,插入标准校准卡进行校正,以提升检测精度;
选择“呕吐毒素”检测项目,进入检测界面。
三、上样检测:按步骤操作,避免人为误差
取出试纸条或检测卡,滴加适量样品提取液(通常80~100μL);
静置反应指定时间(通常为5~10分钟);
将试纸条插入检测槽,关闭盖板;
在触摸屏点击“开始检测”,仪器自动识别并分析信号;
检测完成后,屏幕显示呕吐毒素含量数值,并判断是否超标。
四、结果记录与报告输出
查看检测结果是否超出国家标准限值(如我国规定小麦及其制品中DON不得超过1mg/kg);
记录数据,必要时通过USB接口导出至电脑备份;
如设备配备打印模块,可直接打印检测报告;
对于异常或临界值样品建议复测一次,确保结果可靠。
五、关机清洁:维护设备,延长使用寿命
关闭电源;
清洁检测槽和外壳表面,避免残留污染;
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远离高温、潮湿环境;
定期使用标准品进行质控测试,验证设备稳定性。
呕吐毒素检测仪虽然操作简便,但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从样品前处理到数据分析,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。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,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成长为熟练的操作员,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。